春节假期,人们日常生活规律有所打乱,加上熬夜、饮食油腻等因素,容易“睡不好”“睡不够”。对此,医学专家提示,假期也要注重调整作息。 “懒觉虽美,但晚起可能打乱生物钟,节后难以调整状态。”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董霄松建议,公众春节假期也要尽量保持规律作息,每日睡眠时间控制在7至8小时。
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:2024年,人社部门推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,各地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,全年向310万人次劳动者发放技能提升补贴51.3亿元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介绍,2024年人社部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,推行“新八级工”职业技能等级制度,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,全年超过1200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。
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:2024年我国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,国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,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,投资者结构保持多元化。
记者31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,自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至1月30日,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2亿人次,达2.06亿人次,运输安全平稳有序。 1月28日至1月30日,春节假期前三天,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294.8万人次。1月31日,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80万人次。
春节假期,地铁2号线依然繁忙。不少市民坐着地铁拜大年,也有许多外地游客坐上地铁去各个景点游玩。坚守在23座车站的站长、值班站长、行车值班员、客运员、站务员们,在人潮中微笑服务,温暖着乘客的每一次出发,迎接每一次抵达。正月里,记者走进地铁2号线车站,带您感受这里的忙碌节奏。
春节假期,来太原感受年味的游客不少,街头巷尾开门迎客的店铺也挺多。规模较大的超市、商场,以及一家家充满烟火气的小店,给日常生活增添了便利,也让年味瞬间升腾起来,洋溢着新春的活力。
打卡博物馆,成为市民欢度春节的热门新选择。在博物馆里过年,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更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全新探索。这个春节,借着申遗成功的喜气,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纷纷走进太原市博物馆,感受不一样的年文化。特色展览,精品社教,有看的有玩的还能滋润心田,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,增强文化自信,春节氛围更浓。
春节是阖家团圆、辞旧迎新的日子,但对于护林员们来说,却是巡山护林的关键时期。每逢春节,他们都坚守在护林防火的最前线,用脚步丈量管护林区的每一寸林地,用行动守护着绿水青山。
春节期间,有人外出旅游,感受壮美山河。也有不少人留在太原,走进景点、影院、图书馆、展览馆、健身房或公园,感受别样的年味。多元化的过节方式,给自身增添了乐趣,也释放了假日消费新活力。
这个春节,不少家住迎泽区的居民用上了洁净、安全的天然气。过去的一年,在迎泽区相关部门的努力下,49个小区的1.2万余户家庭用上了天然气,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 1月29日,大年初一,对于家住水西门8号院的高师傅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。他说:“老旧小区经过改造焕然一新,家里通上了天然气,告别了30多年‘扛罐上楼’的生活,这个年过得很舒心。亲戚们来家里一起过年,特别热闹。” 迎泽区的许 ...
春节期间,走进稻荷听泉餐饮公司,一股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,工作人员来回穿梭、切剁声欢快悦耳、笼灶中传出阵阵香气。一名中年男人在人群中指挥若定,坚毅的面庞上透露着一丝不苟的神情,他就是晋源“八碟八碗”和晋源“牺汤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永强。
1月30日,央视新闻频道“来我家乡过大年”专题以《山西太原:堡里年味浓古村欢迎您》为题、农业农村频道“三农说短长”栏目以《山西太原:古村年味浓喜迎八方来客》为题、央视新闻客户端以《古县城里年味足晋阳风火流星让新年更“燃”》为题,呈现太原过年民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