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刻talks”邀请到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先生,从权威的视角带大家了解故宫的历史和文化。故宫不仅是皇家宫殿,更是明清两代500多年皇权的象征。它的存在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。
故宫内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建筑规模,还涉及到文化的变迁。作为异族王朝,满人在入关前就发明了自己的文字,满文成为了故宫牌匾上的一部分。然而,今天我们发现故宫内的许多建筑牌匾上并没有满文,尤其是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等三大殿,都只刻有汉文而没有满文。这种现 ...
关于故宫被称为紫禁城,有很多种说法,其中一个便是古代的迷信和传说有关。在古代,皇帝觉得自己是天帝之子,是天子。天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,自然也就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。《后汉书》说:“天有紫微宫,是上帝之所居也,王者立宫,象而为之。” ...
日前,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“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──十七、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”展,本次展览展出近150件来自故宫博物院、凡尔赛宫收藏的珍贵文物,展现十七至十八世纪中法在科学技术、工艺、文化艺术、哲学思想等领域的交流和互鉴。 其中,中法两国的古代君主肖像画——《乾隆帝朝服像》与《国王路易十四加冕礼服像》体现了中法两国君主作为文化交流重要推动者的风采,在绘画技术上显示出东西方人物肖像画的特点及不同 ...
1933年2月5日夜(正月十一),立春第二天,一批国宝级文物从紫禁城神武门广场起运。九一八事变后,日本侵略者鲸吞东北又觊觎华北,故宫文物危如累卵。为安全考虑,故宫博物院牵头组织本院所藏的部分文物和北平古物陈列所、颐和园、国子监等处的1.9万余箱,分批南迁:文物被运离北平,先至上海、南京,后又分南、中、北三路,水陆并进向西南大后方疏散。文物先后分别辗转至贵州安顺、四川重庆、陕西汉中,最终转移至四川的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