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77年,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,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、哲学,辜鸿铭获文、哲、理、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,会操九种语言。 他在德国人举办纪念俾斯麦百年诞辰会上所作的即席演讲,博得一片喝彩。
一次,辜鸿铭参加宴会,一位美国女人一脸鄙夷地看着辜鸿铭,上菜时,她故意用嘲讽的语气:“你喜欢这汤吗? ”辜鸿铭没有回答,美国女人以为他听不懂英语,气焰更是嚣张,没曾想,当辜鸿铭上台演讲完后,他望着一口吃惊的美国女人:“like speech(喜欢 ...
在辜鸿铭赴英前,其父要求其在祖坟前磕头,并保证“无论到何处都不忘自己中国人的身份“。 其义父布朗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。 布朗告诉辜鸿铭:”:“现在欧洲国家和美国都想侵略中国,所以那些国家的学者都在努力钻研中国文化;希望你日后也能为 ...
辜鸿铭路转粉,会9国语言,获得13个博士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 之前觉得他老气横秋,冥顽不灵,腐朽 [图片] 但是在怼英国大使真的大义凛然,抛开个人的偏见,有格局和民族情怀,全力支持胡适他们谈判 另外陈独秀、李大钊、胡适在请辜老师出山时, 彩虹屁 ...
辜鸿铭,1873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文学院,师从浪漫主义大师、历史学家、哲学家卡莱尔(Thomas Carlyle),获文学硕士学位,后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改学工程,并获土木工程师文凭,旋即赴巴黎大学,后又往意大利、奥地利游学。
辜鸿铭原本没辫子的,他是马来西亚三代华人移民,其父辜紫云娶了一个西洋女人,辜鸿铭是混血。辜紫云给英国人布朗当管家,布朗夫妇没子女,收养了自小聪明伶俐的辜鸿铭。辜去欧洲读书,精通数国语言,获得十几个博士学位。
2013年3月29日 ·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,把中国人和美国人、英国人、德国人、法国人进行了对比,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:美国人博大、纯朴,但不深沉;英国人深沉、纯朴…
辜鸿铭认为欧美的传教士和汉学家歪曲了儒家经典的原义,糟蹋了中国文化,并导致西方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产生种种偏见,因此决定亲自为欧美人讲解《论语》,这就是《辜鸿铭讲论语》的由来。
所?辜鸿铭 10 岁去他苏格兰与居 , 14 岁去德进现习科现 , 后来又回以他英进 提 !欧洲晃荡他十人年 , 辜鸿铭通晓英说 、 德说 、 法说 、 拉丁说同希腊说 提 1873 年 , 辜鸿铭 17 岁 , 考入他爱丁堡力现说现院 , 攻读西定说现专我 , 1877 年中?
辜鸿铭被称为清末怪杰,不是没有道理的,他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当时,他看的远一些,学识渊博。 他看清楚了当时人们内心的奴性。 所谓的什么新文化什么的都只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搞的,对于普通老百姓根本没什么影响力,老百姓也不懂什么新文化,他们 ...